谁来接石破茂的班?日本政坛正上演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权力角逐。2025年9月,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因参议院选举惨败辞职,留下一个政治真空。
10月4日的新总裁选举,不光决定谁将入主首相官邸,更可能彻底改写日本对外战略和邻国关系的走向。就在一众候选人中,对华态度极为强硬的高市早苗,呼声突然高涨。她真能坐上首相宝座?如果真是她,日本是不是要变天了?
一个“保守派女战士”的突围
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看似是党内事务,实则每一步都牵动着整个东亚的神经。选举规则不复杂:590票,拿下过半就赢。但背后的博弈,才是真正的刀光剑影。
目前呼声最高的高市早苗,是个极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她过去担任过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主打“经济安全”和“国家尊严”这两张牌。她觉得日本不该为历史低头。一听就知道,这位女政治家不是来讲和的,是来“打硬仗”的。
她的对华立场更是火药味十足。高市主张彻底把中国从日本的经济链条中“踢出去”,大力推动所谓的“经济脱钩”,甚至不惜推动《经济安全保障法》升级,来限制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投资与技术合作。
偏偏她在民调中异军突起,支持率已经超过23%。这背后,不只是右翼选民的推波助澜,更是日本社会在经济焦虑和安全担忧中,对“强势领导人”的一种心理投射。
她要是上台,中日关系会不会“掉头”?
如果说日本政坛是一艘船,那高市早苗无疑是要把方向盘直接拐个大弯。她对中国的态度,不是冷淡,而是敌意;不是疏远,而是对抗。她一边炒作“中日经济脱钩”,一边又在台湾问题上“越线试探”。这种做法,别说稳定中日关系,连基本的外交信任都可能摧毁。
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是你一句“脱钩”就能切断的。2024年,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绑定。
高市口中的“经济自立”,如果真推到底,不仅可能导致大批日本企业撤出中国市场,还会反伤日本自己的制造业和出口业。说白了,这不是“安全战略”,更像是“经济自残”。
而在安全领域,她对美国的态度也颇为复杂。虽然她鼓吹“日美核共享”,但她此前多次发表反犹言论,让美国共和党内部一些关键力量非常不满。特朗普虽然在任,但对高市的态度始终模糊。她这种“嘴上亲美、行动反美”的混搭风,恐怕连特朗普都要皱眉。
更关键的是,中方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是红线中的红线。高市若一再挑衅,势必会遭到中国强硬反制。中日关系可能因此跌入冰点,甚至影响到区域稳定。
要知道,现在的东亚,不再是美国说了算的“后院”,而是一个多极力量交错的火药桶。高市这种“火上浇油”的策略,会不会引爆更大危机?值得所有人警惕。
自民党也不是铁板一块,谁在背后“踩刹车”?
别看高市风头正劲,自民党内部可没那么多“铁杆粉”。不少资深议员对她那套极端保守主义早就心有顾虑。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这些政治“老油条”,都更倾向中庸路线。他们希望保留与中国的沟通渠道,也担心高市一旦上台,会把党内推向难以调和的分裂。
小泉进次郎的崛起也是对高市的一个现实制衡。这位“星二代”在年轻人中颇有人气,主张温和改革、尊重多元、推动宪政创新。虽然他也支持修改宪法,但在对华态度上明显更为克制。
他提倡“战略自主”,强调理性竞争而非全面对抗。可以说,他代表的是日本中产阶级和城市选民的声音——不想卷入中美矛盾,也不想经济受伤。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党目前虽然力量有限,但在国会中却拥有关键少数。如果高市过于激进,导致国会无法形成多数支持,她即使当选自民党总裁,也不一定能顺利坐上首相宝座。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中间势力”,可能才是真正决定日本政治未来的“关键先生”。
石破茂辞职之后,日本的政治方向再次陷入不确定。高市早苗这位旗帜鲜明的保守派女政治家,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她最终胜出,日本不仅可能全面右转,还将对中日关系带来长远冲击。
但日本不是她一个人的舞台。自民党内部的博弈、国会的制衡、美国的态度、中国的反应,都会成为她未来能否“稳坐钓鱼台”的变量。
对中国来说,立场明确、底线清晰、手段有力,才是应对之道。无论日本政坛怎么换人、走什么路线,中国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有任何妥协余地。合作是双向的,尊重是基础,挑衅只会加剧对立,损人更不利己。
新的首相是谁,或许一时还难下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早已准备好应对各种“变量”。这场选举,看的不是热闹,而是未来局势的风向。谁握方向盘,决定的不只是日本的命运,更影响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参考资料
谁能接替日本首相石破茂?民调:高市早苗人气最高 中国国情
经营杠杆的定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