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求学时时,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工作中,遇到指引自己前行的明师,是教学生涯的幸运。很幸运,在教学之路上,我遇见了两位好老师。
1
排在第一位,让我深深感念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编辑马老师。
印象特别深,那是2022年11月,我把写好的《藏在日记里的美好》一文,投到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这是我和孩子们四年的习作探索经验。
那段时间,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我们都会“读日记”,我给孩子们读,孩子们自己读,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被逗得捧腹大笑,真是一种特别快乐的体现。作文教学上,我们采用“日记教作文”的理念,坚持天天写练笔日记,孩子们也自觉养护日记、维持日记,在日记中互动留言,于是,日记本在班级循环转动,一本本日记让我们师生体会到了写作的神奇魔力。
那一段时间,也正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因为在学校办公室工作,所以一直在帮助老师们整理职称材料,一边要做好学校的工作,一边是深爱的语文课堂,工作中,确实有些累。累一点,但是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因为这笔,给我更多的是精神支撑。11月4日,是上报材料的最后时间,我们要一起去教体局提交材料。临出发前,我把文章投到了指定邮箱。
展开剩余78%本来内心没抱多大的希望,没想到半个月后,竟然收到了回复,“您好,您的稿件拟被录用,请勿另投他刊,谢谢!”
看到收件箱的消息,我愣住了,这本刊物是小学语文界的大刊,而自己是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能获得编辑老师的留用回复,简直是天大的鼓励。我盯着收件箱看了又看,说不出是怀疑还是诧异,惊喜来得这么突然?我赶紧加了编辑马老师的微信……
后来的时光,马老师的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指导我:“要想写出好的教育作品,首先要有好的情感,从心里发出来的情感,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故事要有生动的细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这些话,我刻在了心里。
一年后,我又把和学生探索的《当美食遇到日记》投稿,四十五天后,再次收到了马老师的回复:第二次被录用。
我心里五味杂陈,那个时候,我正面临着职业选择的分歧,正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教学已经十年了,前四年一直在村小,后来做过资产管理员、大队辅导员,这些工作也做得都不错,可是因为兼顾着这些工作,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没有达到我的心理预期,也没有机会去县里参加讲课比赛。和同龄的同事相比,感觉自己是群雁中落伍的那一只,心里倍加遗憾。每当看到同事去县里磨课讲课,内心会特别羡慕......
因为这两次投稿命中的经历,我也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眼前清亮无翳,心下踏实无比。在交流中,马老师也肯定了我的想法:“看到您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很为您感到很高兴,期待在今后的教研领域能多加探讨。”
这一番话语,拂开了我眼前的阴翳,让自己看到了真正要走的路,那就是带着教育的温情和文字的温度,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写作文,为乡村孩子栽一片会写作的森林。
2
第二位要镌刻在心底的,是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马老师。
马老师是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的权威,五十岁左右,工作极其严谨细致,来不得一点马虎,她给年轻教师作指导,都是逐字逐句点拨,一针见血,一点不留“情面”,周围很多同事见到马老师都害怕,我也有些胆怯。
2023年春节后,马老师到学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校长把我发表的刊物拿给她看。或许真是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看到发表的随笔,马老师把我喊到了跟前,交流了一些想法,我把学生的一张张稿费单和发表的刊物拿给马老师看。
“能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探索,整理成书面的经验?”马老师问我。
我明白,这样的机会很宝贵,于是坚定地说:“能。”
然后,我就获得了一次全县小学语文教学会议上分享的机会。在马老师的指导下,我用了十几天的功夫,写好了七千字的逐字稿和课件,主题为《为乡村孩子播下文学的种子》,四十分钟的时间,我分享了和孩子们写作文的趣味经历。
首先要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同频的“习作场”,借助教材文本和日常生活,以此来寻找趣味素材、自然风光素材、亲情素材、革命历史素材,通过不断观察和寻找,加强孩子的语言积累。
其次,在修改方式上,采用放胆写和班内改的方法,鼓励孩子们敢动笔,写完的作文在班级内互读互改。在作文展示上,积极为孩子搭建展示平台,让孩子们的日记本挂墙展示,孩子们称之为“挂在彩绳上的日记”,孩子们每天聚成一堆,对各种日记本指点一番,学习一番。我通过各种方法关注报刊平台,推荐学生参赛,帮助他们收获写作信心……
这次分享,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就在这一天,我写了一条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感谢一直以来在成长道路上帮助过自己的老师,珍惜这样的平台,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机会。往后,我将继续用心指导孩子的每篇作文,为他们搭建写作展示台,在孩子心中种下文学的种子,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两位马老师对一位乡村小学教师的托举,让我在教育前行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撑力量。未来,我也会像两位老师一样,传播教育智慧,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若有学校邀请我进行习作分享时,我必将倾囊而出,分享自己和学生的习作探索,若有老师要推荐学生作文,我会逐字修改,让学生的文字发表在刊物上,从而爱上文字表达。
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份裹挟着对年轻教师关爱的潮汐,一定会指引我一波波冲刷着教育生命的岸线。
发布于:山东省经营杠杆的定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