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的物理学史上,有一位卓越的学者,他是开创物理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享誉海内外。他不仅是中国物理学的先驱,还是许多后辈学者的导师,甚至在学术上培养了无数的接班人。与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并列中国物理学界的“四大名旦”,他的名字便是饶毓泰。他是物理学家郭永怀、杨振宁和吴大猷的恩师。然而,这位才高八斗的伟大人物,却在77岁时因为无法承受来自生活与政治的双重打击,选择了在一根自来水管上结束自己的生命,令人痛惜和唏嘘。
江西临川,自古以其杰出的人才辈出而闻名,是中国文人的摇篮。在宋代,这里诞生了王安石、晏殊、晏几道等名垂千古的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学生曾巩,曾在临川创办了“兴鲁书院”,培养了大量文人志士。而在一千多年后,临川又孕育出了另一位杰出的才子——饶毓泰。
饶毓泰生于1891年12月1日,出生在江西临川钟岭的一个耕读之家。从小,他便显露出过人的智慧与天赋,12岁时便进入了抚州中学堂,继承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传统。而这所中学堂的前身正是历史悠久的兴鲁书院。饶毓泰的才情和学问似乎注定了他会走上传统的科举之路,获得功名,光耀门楣。然而,1905年,清朝政府在时局变动的压力下废除了已经实施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这一突如其来的变革,成了饶毓泰命运的转折点。年仅14岁的他,不再追逐科举的荣光,而是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奔赴上海,投身于充满新思想和新气象的学术世界。
展开剩余79%在上海的求学日子里,饶毓泰与胡适成了同班同学,胡适虽然年纪与他相仿,但在学术上早有名声。彼时,胡适不仅是中国公学的学生,还担任英语教师,这也使得饶毓泰成为了胡适的学生。两人不仅是学友,也渐渐成了亦师亦友的良师益友。胡适对饶毓泰的才华赞誉有加,曾在《四十自述》中回忆道:“论学问,我那时怎配教英文?但我教的两班后来居然出了几个有名的人物:饶毓泰(树人)。”
然而,时局的变化,注定了饶毓泰的命运不会只限于书斋。他决定投身于救国的事业,成为革命浪潮中的一员。尽管他并非枪林弹雨中的战士,但他选择了通过科学为国家贡献力量。1913年,饶毓泰考取了江西省的公派留学名额,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深造。此后的求学旅程使他在学术上蒸蒸日上。他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普林斯顿,饶毓泰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专注于气体导电研究,成功解开了当时关于低压汞弧的电学机理这一世界难题。1922年,他的博士论文《水银蒸气的低压弧光和它对荧光的影响》发表在《物理评论》杂志上,回答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并成为气体导电研究领域的新成就。这项研究让他在物理学界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级学者中的佼佼者。
尽管在美国的学术前途一片光明,饶毓泰始终未曾忘记“科学救国”的初心。1922年,他毅然决定回国,加入南开大学,担任物理系的创立工作。那时的南开大学物理系几乎一无所有,饶毓泰却毫不气馁,带领团队开设了一系列物理课程,并亲自讲授实验物理,帮助学生们在学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南开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人才,其中包括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师——吴大猷。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物理学水平,饶毓泰于1929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进修,进行原子光谱的研究,并发表了关于铷和铯基本线系的斯塔克效应的研究论文,丰富了量子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尽管身在国外,饶毓泰依然密切关注国内的物理学发展,他为中国学术界传递了世界最前沿的科研信息。
1932年,饶毓泰回国,受聘于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随即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他先后担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并与著名学者胡适、周同庆等人一起推动了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饶毓泰参与了中国大学的西迁工作,三所大学在艰难的条件下形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他为中国物理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战乱中的艰难岁月无情地吞噬了饶毓泰的身心。他的妻子不幸病逝,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苦难交织在一起。在昆明,饶毓泰艰苦的生活条件使他的身体状况日渐恶化,而他内心的压抑与焦虑也愈加明显。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曾放弃对物理学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培养,西南联大的物理学系依旧保持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物理学家。
饶毓泰的学术贡献和教育影响,在抗战胜利前夕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他曾多次出国深造,并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尤其是在1944年,他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分子红外光谱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尽管饶毓泰的物理学成就已经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高度评价,他依然心系祖国,热切期望能为中国的物理学教育贡献更多力量。
195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引发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饶毓泰被迫从物理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了一名普通教授。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术工作,直到他在“三反”运动中遭遇政治上的打击,身心受到重创,最终选择以悲痛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让无数学人扼腕叹息。
在饶毓泰的遗愿中,他的学生和亲友为他设立了“饶毓泰奖学金”,以鼓励后来者为中国物理学事业贡献力量。同时,饶毓泰的名字也被永载物理学的史册,他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国物理学界的宝贵财富。
饶毓泰先生一生倾注于物理学和教育事业,他为中国的物理学事业培养了100多位院士,其伟大成就将激励无数后人。尽管时代给予他极大的压力与挑战,但他对科学和教育的执着,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始终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对于这一位为学术献身、为国家贡献毕生精力的伟大人物,我们应该始终铭记,并将他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发布于:天津市经营杠杆的定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